民主制度最为人诟病的就是没有效率,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让每一种权利彼此制衡,避免行政权力独大,许多的制度设计,让行政权被立法及司法权牵制。 行政权被立法权稀释的结果,就是政府施政处处制肘,包括预算案无法通过、年度预算不同意执行等权力,2013年债务上限问题发生的政府机关关门,公共服务停摆便是一例;再者,行政机关虽可透过行政命令的发布执行总统意志,但也不要忘了,司法机关虎视眈眈,今年初川普总统签署的移民禁令,因被联邦法院裁定违宪,遭到封杀,也使得总统的竞选政见无法落实执行。 在施政高效率的新加坡,恐怕很难以忍受国家发展的机会极可能在这一来一回的角力中错失,新加坡人认为全民应有共识为国家发展尽一分心力, 而这份心力最宝贵的正是新加坡人愿意顾全大局,即便有可能牺牲个人权益;然而,讲座的教授则认为,这个一来一往的立法过程,正是美国政治制度设计的重点,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可剥夺的权利,美国社会势必要在不同利益者的冲突过程中,厘清问题,找到人人都可接受的答案。
太多的政治协商、利害关系者的角力、要顾及弱势及少数族群的权益……等等,众多面向的考虑很容易凌驾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之上,然而,甚么是国家整体利益?个人利益能否汇聚成群体利益?群体利益难道不会伤及个人?看起来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都起源于每个人都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要了解美国的民主制度就要先认识当年初来乍到的新教徒,两百多年前,先民乘坐五月花号初到新大陆,就是带着被政府压迫的经验踏上这块土地;因此,他们深信每个人都有不可被剥夺的自由权利,且要建立的是一个不会压迫人民的制度,实现林肯所言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美国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设计了三权分立制度,他们宁愿相信制度,也不相信人,因为不可能确保执行制度者都是人格完美的,所以要有制衡的制度在执行者人格不完美的状态下,保障个人权益。 然而在新加坡,我们了解到的是小红点的成功在于找到对的人做对的事,因此,人才是政府治理最重要的核心;这让我想到论语说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新加坡因为有李光耀的无私以及承担,这位仁以为己任的领导者,带领一群有志之士取得了人民的信任,一步步重建、完善社会制度,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对的人,把人民从分裂变成齐心,得以走到今天的荣景。 我看到因为个人主义当家,美国人民得到了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但是,也让政治制度走到了今天的瓶颈;新加坡因为抛弃个人私利,取得巨大的经济成长,但在网络崛起的时代,又将如何借镜美国的经验来响应网络化个人主义带来的社会冲击呢?我们期待新加坡政府的仁人志士用宽广的视野引领小红点迎向挑战。
前往华盛顿特区及周边的几级政府机构参访,如国会山、国务院、郡、市政府机构等等,将抽象的文字变作实务运作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更能体会美国政治制度设计时以民为本的精神,以及强调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对独立自治。在参访的过程中,有两点特别要提出我们的感谢,其一是高龄八十的前国会议员,精神抖擞的为大家介绍国会山,尤其是安排我们聆听议会讨论并悉心为我们解说议会运作;其二则是特别感谢蒙哥马利郡及洛克威尔市两处地方政府部门,安排了各行政部门要员和地方议员接待,这样的互动远超出课堂理论讲授,让我们对美国的地方治理和地方与中央的互动有更真切的理解,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学习之旅。
当小红点遇上自由女神,我看到了各自的机遇与挑战,因为不同的时空背景、文化传承,成就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国家,在国际的舞台各展所长,全球化的竞争是激烈的,但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民普遍的企求,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度。未来,人口高龄化、全球化、网络媒体的崛起都将对政府治理带来更严峻的挑战,不管是在新加坡或美国,也不管国家的发展在哪个阶段,所有的政府部门人员势必都面对更多元复杂的社会问题,且必须学习更实时有效的响应这个快转的世界,也许国家的发展有一时的起落,身为公共服务部门的一份子,即使身处在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也都别忘了「以仁为己任」、「 我们都希望世界变得更好」初衷。 MPAM 2017 级 林玟漪 撰稿
MPAM Student Activities
Singapore
Wed 23 May 2018
12:00 AM - 12:00 AM
Mon 21 May 2018
Thu 5 April 2018
12:00 AM - 3: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