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加坡二十来天了。
2015年4月6日,在学院项目办吴臻和其他几位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班同学集体去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参观。听了高小行馆员的介绍,实地参观了图书馆,观看了演示,包括如何资料查阅,感受颇深。
第一,该馆非常现代。该馆属于新加坡地标性建筑。设施齐全,管理先进,立体绿化(很多楼层专门设有绿化的空间),节能环保。不同区域,设有很多电脑,不同座椅,不同区域,不同功能。另据介绍,以后新建图书馆不会再是单纯图书馆,她会和其他功能的建筑融为一体。国内热衷于商住综合体或者商业综合体,新加坡把图书馆和其他功能的设施融为一体。现馆也有许多功能,可以供不同社团举办各种活动。
第二,服务一流,贴近群众。图书馆制定流程和服务标准,并严格执行。借书看书还书不需要繁琐的手续,鼓励阅读。甚至对馆的考核设置了借书量的指标。民众借书读书量下降,馆长也会面临巨大压力。对读者的咨询(无论电话、网络等)必须认真回复(从系统设计到职业读者—考核人员化装成普通读者前来咨询),且限定了时间。馆员介绍的“没有愚蠢的问题”的理念令人钦佩。该馆与其他社会组织(社团、机构、志愿者、企业等)合作,与综合性社区服务结合,服务弱势社群,流动书站(车)进社区,方便残疾人和老人。落实儿童启蒙阅读计划,给孩子举办活动。举办讲故事活动,甚至总理亲自参加,亲自为孩子讲故事。对于困难家庭,还与自愿者对接,给孩子们辅导。牵手老少,亲情融合(把老人和孩子们聚到一起搞活动),深受读者喜爱。公共图书馆服务带入全岛。图书馆不仅是民众聚会聊天的地方,更是读者查阅资料、汲取营养的场所。
第三,新加坡读书成风,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图书馆里,不同区域都有很多民众,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从介绍看,图书借阅量一直在高位且在上升。又想起住宿区的一位老师家的孩子,每周去补习。想起国大图书馆的座无虚席。读书会让人充实,让社会文明,让肉体负有思想和灵魂,也许又会让灵魂变的崇高和宽阔。
MPAM 2015 级 蔡志保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