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了近一周的紧张期末考试,我们于2016年7月9日启程前往美国,参加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举办的海外项目课程学习。此课程也是让我们的视野能从新加坡的一级政府架构的公共管理向美国联邦政府的三级架构的公共管理拓展。在学习过程中,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益匪浅、不枉此行。
经过近20多小时的长途飞行,舟车劳顿,我们终于到达了马里兰州。尽管旅途的疲劳和时差完全没有倒过来,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还是让大家按捺不住兴奋。
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早上,大家精力充沛,相约趁课程还没开班的周末时间,好好认识一下周围的环境。华盛顿特区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政治、文化中心,人才济济,精英荟萃,白宫、国会山、五角大楼、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众多的博物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美国海军学院……我们利用周末时间,都没有走完这些著名的景点。
我们在马里兰大学上课,它的校园景色优美、非常怡人,建筑物的主色调都是红砖墙、黛青色瓦顶和白色镶嵌窗户,衬托出浓厚的学术氛围。来给我们上课的教授们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课程的安排非常充实。我们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学习公共管理的经验、共同探讨公共管理和政策修订的问题,深入到美国国会进行了参观,并很幸运地看到了一场众议院453名议员对两个法案的表决过程,公开透明,表决完成后由议长宣布结果,议员自由讨论,场面热烈。或许这就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吧!
紧张有序的课程结束了,我感觉收获满满的,有一种很强的充实感。上课过程中,给我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一名历经挫折却依然坚定自己信念的资深媒体人,以其高尚的职业情操、敬业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他强调新闻自由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应和读者或者政客的要求,而是敢于揭露真相、还民众知情权、选择和判断的权利;蒙哥马利郡郡长、洛克维尔市市长及政府官员们,无不时刻想着共同为管辖区域的民众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此赢得选举胜利,充分体现了美国体制下,民选官员们就是有着不一样的沟通能力和向选民负责的行为取向;在马里兰州州政府的审计与财政税收的情况介绍中,可以了解到州级政府层面的权力制衡、审计与财政税收之间的制衡以及公民权力对政府权力的制衡。
陈抗教授带领我们参观他的母校,还有我们课程里熟悉的著名经济学家奥尔森工作、生活和突然离世的地方。我们参观了奥尔森的办公室,在那里缅怀这位引领我们探索公共选择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学术大师奥尔森,他的集体行动理论奠基之作《集体行动的逻辑》深入我们脑海,影响着我们怎样避免集团中的以小欺大、打破狭隘利益主导的联盟稳定、实现民主法治基础的结构稳定;政府在市场干预时多一些援助、少一些掠夺;国家的复兴需要涵盖利益主导的群体领导,避免任何形式的流寇行为等等。
这次的游学之旅,通过耳闻目睹、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使我对美国有了不一样的了解,有些甚至是颠覆了我自己以往对这个国家认识。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这次美国之行的学习和走访,系统地了解了美国的政治、金融、教育、军事等领域的发展状况,也了解了其政府机构运作情况、公共部门政策背景以及体验了美国所特有的风土人情,可以说它也是一次对美国城市文化的体验之旅,使我对美国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个经历异常珍贵!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学习机会。
MPAM 2016级辛明珠稿
*若要转载此文,请联系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中国项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