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PAM班的同学收到了项目办吴臻老师的邀请邮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陈来荣医生团队将于2015年6月1日邀请400 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外籍建筑工人参加为他们举办的慰问活动。计划在各种志愿者活动中设立一个中国书法的摊位,教在新加坡作贡献的外籍劳工写一些简单的中国书法汉字,问候和祝福他们的亲人,并让他们与自己的作品拍照,把照片和作品寄回家,慰藉他们在故乡守候的亲人。陈医生邀请华侨中学的中学生和我们班几位同学参加志愿者活动,担任书法老师的角色。
6月1日是新加坡的公共假日,卫塞节,也是佛诞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向外国劳工献上一份深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爱心显得特别有意义。我们踊跃报了名,但心里不免有些顾虑,担心自己书法水平能否胜任书法教师的角色,担心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项目是否会因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问题而无人问津。吴老师鼓励我们,能否写得一手好字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参与和献爱心。志愿者很快招募完毕,最先报名的8名同学获得了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机会。

爱心如涓涓细流,在流淌中不断汇入更多的爱心,同时也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得到许多帮助,有创意的点子也不断冒出。陈来荣医生事先和我们会了面,他微笑着倾听了我们的担忧,启发我们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帮助我们确定了活动初步方案。为了寻找书法工具,我们来到新加坡著名的牛车水(Chinatown)。在这富有中国气息的中国城里,不难寻觅到我们需要的笔墨纸砚。书法工艺店铺的老板来自中国,听闻我们要做义工用书法的方式传递具有中华特色的祝福,不但少收了购买款项,还热心地赠送了一大张用于宣传和解释的张贴纸。这家售卖中国工艺品的店铺给我们一个意外的发现,外国人喜欢的书法作品不一定是用传统的毛笔在宣纸上写成,他们更喜欢购买那些用硬笔在装裱好的卡片上书写的汉字作品。于是我们补充准备了充足的签字笔和卡片。为了解外来建筑工人的生活,陈医生带我们探访了外籍建筑工人的住宅区,我们现场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深深牵挂。于是,我们精心挑选出“福”“家”“爱”“平安”“成功”“学习进步”等最能表达外国工人心意的书法汉字,给每个词编上编号,按编号给词语注明中英文对照。我们志愿者成员也不断增加,连同华侨中学学生,我们的队伍增加到15人。
6月1日上午,我们十多名志愿者如期来到芽笼社会服务中心(Highpoint Social Enterprise Ark)。各个服务社团和志愿者团队的活动已有序开展,应邀而来的数百名外籍建筑工人与志愿者们愉快地参加竞赛、游戏。我们的中国书法摊位一下子吸引了不少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劳工,他们纷纷聚拢过来,跃跃欲试。刚开始他们还有些犹豫,来自新加坡华侨中学的孩子们——我们志愿者团队的小成员们发挥了他们熟练运用英、华语双语能力和善于沟通的优势,主动邀请工人们参与,热心介绍汉字词语的含义,帮助他们选择需要学习书写的汉字词语和书写工具。我们惊叹于这些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工人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一笔一划地教,他们一笔一划地学,不一会,笔画和结构都书写正确的汉字就在他们笔下生动地呈现出来。有些工人初次学习毛笔书写,居然能准确写出汉字毛笔书法特有的笔锋来,惹得我们和围观的群众赞叹不已!他们最喜欢学习书写的是“福”、“家”、“爱”这三个汉字。写好后,郑重地签上名,把亲笔写的卡片装进信封,把这份深深的祝福和浓浓爱意寄回家。

参加活动的新加坡外国劳工中也有来自中国的建筑工人,他们见到我们倍加亲切,他们握起许久没有用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中国好”、“家和万事兴”等字句,落笔之间,浓浓的家国情怀便随着浓浓的墨汁,在宣纸之上,在这有爱的异国他乡慢慢渲染开来。来体验书法的还有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华人,一位新加坡大学生连连写下好几幅“为人民服务”书法作品,共同的理念和文化认同使这位新加坡大学生也不禁加入我们志愿者行列,主动协助我们教这些在新加坡贡献的劳工学习中国汉字书法,其他团队的志愿者也热心地和我们分享志愿者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外国劳工一边学习书写汉字,一边坦率大方地和我们交流,尽管碍于语言问题,不能舒畅交流,但真诚的理解和关爱依然在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语言的人群中传递。
现场有几十个社团组织、慈善团体和志愿团队参加了本次关怀外国建筑工人的活动,有的提供医疗服务,有的提供培训咨询,有的组织游戏、竞赛、文娱表演、团队建设等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活动,有的给外国建筑工人免费提供各式各样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各国特色的午餐和风味茶点,真正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外来务工人员身心健康,增进了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融入新加坡多元文化、族群的社会。我们惊叹于举办这类有上千人参与的活动,既没有政府的管理和参与,也没有专门的组织为活动做事前策划和过程管理,各社会团体自发地组织、自觉地遵守规则、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整个场面热烈、欢快、融洽,有序。各社团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已然把卓越管理、增进理解、维护和谐的理念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新加坡社会服务工作十分完善,慈善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非常丰富活跃。新加坡人从小就被鼓励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社会工作能力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志愿服务非常普遍,深入人心,形成极具活力的社会服务力量。政府鼓励这些社会自发的力量提供社会服务,对这些社会组织不进行行政式的管理,不强加以指导。他们充分相信爱心能传递爱心、智慧能激发智慧。政府重点在于培育一个积极参加社会服务的风气,给予社会组织场地等资源的支持,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组织贴近民众、专业性强、涵盖面广等优势和特点,让这些极具活力的社会服务力量在营造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新加坡通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的模式,有效促进多元种族、文化、语言、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后记:我们MPAM志愿者团队(蔡志保,伍红燕,范磊,陈勇军,宁心海,曾玲芝,古雅峰,刘宗国,李运生,柴淑忠)参加活动后,自信心满得爆棚,想不到在国内毛笔书法水平只达到“写得很黑”的我们在新加坡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在献爱心的同时我们也收获到深深的满足和快乐。看看照片上外籍建筑工人们纯真、自豪、快乐的眼睛吧,一定会激起你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欣喜!范磊、勇军、宗国、运生正苦练篮球,打算下次去外籍劳工宿舍区和建筑工人们赛上一场,希望他们和这些活力十足的建筑工人打球时不要输得太难看。我们和华侨中学的小志愿者们建立了友谊,嗯,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阳光男孩们,孩子们迅速与不熟悉的人建立起沟通的能力和勇气确实令我们这些伯伯叔叔阿姨们汗颜。感谢陈医生的指导,感谢项目办吴老师的联系,感谢我们亲爱的队友们,感谢热心帮助我们翻译的老师和同学,感谢建筑工人们的信任和参与!我们期待下一次活动,也憧憬着回国后也参加或组织更多有益于社会的志愿者活动!
MPAM 2015 级 古雅峰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