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MPAM Student Activities

水—新加坡因你而灵动

Singapore Water Story

新加坡一度是世界上极度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几百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依靠雨水收集和从邻国马来西亚进口,新加坡完全是“看天吃饭”、“看人脸色”,连前总理李光耀也曾经说过:“每一项政策都可能因为水资源问题让我们屈膝”。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淡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大背景下,新加坡不但把环境治理和水治理看成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重要课题,更把它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上。如今的新加坡依靠“国家四大水喉”—— 集水区的水源、进口食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成功地把水危机化成生机和商机。。

新加坡的“国家四大水喉”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2016年8月26日,顾清扬老师的“城市发展与政策”流动课堂把我们带到了滨海湾拦海大坝和勿洛新生水厂,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了新加坡“水背后的故事”。

Singapore Water Story 1

顾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新加坡资源永续展览馆”,里面有很多宣传资料和历史图片、我们知道了新加坡的水历史;一套滨海堤坝的模拟系统,逼真呈现了这个堤坝的操作及运作方式。随后,我们走上堤坝的观景台,近距离地接触了这个耗资达2亿3000万元、历时三年多时间建造而成的滨海堤坝,它横跨为350米宽,由9个高达5米的冠形钢闸组成,每个钢闸各30米长,将海水和淡水隔开,起储蓄雨水的作用。我们在堤坝上清晰地看到闸门两侧深蓝色的海水和蓄水池浅绿色的区别。当海水涨潮时,9个倒闸门则充当海水的防浪堤,起防洪作用;堤坝旁边还建有7个直立轴流式巨型排水泵,排水量可达每秒40立方米,遇到豪雨又适逢涨潮时,可操纵水泵运行,它们产生的负压,可迅速将新加坡各河道和排水沟的积水吸走,将多余的雨水排放入海,起抗涝作用。据介绍,每个排水泵能在1分钟内排空一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水。滨海堤坝同时具备了蓄水、抗涝和防洪的“三合一”功能。滨海堤坝把滨海湾水库和海水隔开后,已经逐步置换成了淡水,成为新加坡最大、风景最美的蓄水池,新加坡多个地标式建筑环绕蓄水池四周,并成为外国游客观光和人们进行各种水上活动的重要场所。滨海湾蓄水池的华丽变身,让我们惊叹新加坡在迈向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及所取得的成就。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产业的开发,单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水和滨海堤坝拦截收集雨水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新加坡一直以来从未停止过“治水”的脚步,一直将“水”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战略任务来完成。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开发了另外两个“水喉”——海水淡化和污水再生。那么,另外两个“水喉”是如何服务新加坡的呢?

Singapore Water Story 2

参观完新加坡的“蓄水水喉”,我们随后驱车前往勿洛新生水厂。勿洛新生水厂的访客中心,是新加坡普及新生水科技知识的园地,也是青少年爱水教育的基地。从播放的新生水宣传片我们知道,新加坡政府为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大程度地收集水源,投入巨资完成了一项百年大计的浩大工程——深隧道阴沟系统,在地下深达30~50米,挖了一条从克兰芝到樟宜的全长48公里、直径宽6米的深隧道、一座设在樟宜的中央供水回收厂、两条5公里长的深海排水管及全长60公里的用后水连接管道,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后,新加坡每年的水量流失只有5%,流失率全球最低。随后,我们跟随工作人员逐一参观了新生水的生产车间,看到了非常壮观的一排排白色圆筒状的设备,这些就是过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通过介绍,我们对新生水的生产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各种来源的水,完全隔离的管网的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过滤、净化、反渗透以及消毒处理后,成为达到国际标准的“中水”,这是新生水的水源,它主要作为晶圆制造、电子业、电力发动、冷卻塔等的工业用水。据介绍,全国目前共有4座新生水厂,生产的这种超纯净、高质量的新生水,可满足国内90%以上的企业生产需要和全岛30%的生活用水总需求,从而也奠定了新加坡在创新水务管理方面的国际地位,在2007年荣获了斯德哥尔摩水资源奖。新生水还超越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只是如果作为饮用水需再添加碱性化学物质来调整酸碱度。新生水从卫生的角度饮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提倡过多地饮用是因为里面太纯净了,缺乏矿物质。参观完毕,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赠送了一瓶新生水,大家拧盖试喝了一口,不约而同地说了句“有点甜”!

资源严重匮乏的新加坡政府视水为生命之源、经济之命脉,经常呼吁新加坡人要将星罗棋布的蓄水池和水道视为自己的产业,珍惜水源,保持蓄水池、沟渠及集水区的清洁。虽然蓄水、海水淡化、新生水,已经使新加坡彻底摆脱了水资源匮乏的困境,但新加坡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在参观“新加坡资源永续展览馆”时,我们特别注意到新加坡近年推出了各种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如“活跃(A)、优美(B)、清洁(C)全民共享水源的长期计划”、“我們的水源认养计划”,从总理到普通市民,都积极参与。

经历过缺水、饱受过内涝的上一辈新加坡人,永远保持着那份对水的敬畏和危机意识,所以年轻的一代都很乐意响应政府的号召,自觉成为水的守护者,许多私人机构、企业也非常积极支持和参与维护水源和水道活动,因此,我们看到今天的新加坡的集水区都很漂亮,水道和蓄水池变成美丽清洁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人们可以更加亲近水,享受水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学习到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了珍贵水资源你我共有的精神。“人人有水,节约、珍惜、享受”——新加坡,你做到了。曾经因水而危机的你,经过不懈的努力,自主创新,化危机为生机、将生机转商机。

水,是新加坡的战略资源,是新加坡明亮的眼睛。新加坡,你因水而变得灵动!

 

 

MPAM 2016级辛明珠稿

 

*若要转载此文,请联系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中国项目办

Singapore
Fri 2 September 2016
12:00 AM - 12: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