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
深夜,我们起飞,飞向遥远的美洲,在陈抗、陈企业两位老师率领下,我们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学院MPAM项目的二十六位同学开始了十天的美国东部浸儒之旅。当再一个夜晚降临,漫天星光时,我们踏进了美国之行的第一站——华盛顿。
8月24日——25日。
我们首先拜访了世界银行,听取了世界银行资深研究员关于全球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最新研究报告,使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 发展问题、贫困现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为反贫困所做的不懈努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深切感到了我们自身改革发展的责任和压力。
走进华盛顿,走进林肯、杰佛逊纪念堂、独立纪念碑,我们感受了美国先贤们为美国独立和社会制度建设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美国国会山、国家航天航空博物 馆、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又让我们与这个城市有了更感性真切的接触。而以国会、白宫、法院为原点的放射状道路相连一起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也是给我们留 下了很深的印象。
8月26日。
我们驱车前往纽约。途径美国独立之城—费城,参观了造币厂、独立钟、独立厅,1776年7月4日鸣响此钟宣布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宪法也在此处起草、讨论、通过,因此,费城可以说是美国的圣地,是无可争议的美国诞生之地。
8月27日——9月1日。
纽约,美国的金融中心,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曼哈顿、华尔街、帝国大厦、第五大道、时报广场等,这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也曾经代表了人类工业文明时代 最高的成就。在这里,我们仿佛亲身感受到了世界金融大潮的涌动,一切财富、激情、贪婪、梦想、危机都随着这座城市的脉动而诞生、流动——–。而 值得纽约骄傲的不仅是他的财富,还有代表着人类和平的联合国总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类为和平和发展所做过和正在做出的巨大努力。当然,还有大都会博物 馆、百老汇以及那令人向往的知识殿堂——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古老的哥伦比亚大学。在这里 我们聆听了著名经济学家Jeffrey Sachs教授关于《世界持续发展体系所面临的挑战》、Richard Plunz教授关于《宜居而可持续的城市化典范》、Steve Cohen教授关于《美国政府间关系:联邦主义》以及Klaus Lackner教授围绕如何达到未来持续发展体系的议题所做的关于《能源、碳的管理以及从空气中回收碳》等六个讲座。陈抗、陈企业两位老师自始至终认真辛 苦的现场翻译,使同学们可以原滋原味儿地理解各个讲座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与老师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因而受益良多,颇有启发。
9月2日,
我们告别美国,踏上了返回东方的航程。 当飞机降落在樟宜机场时,依然是满天星辰,但是同学们都有了不一样的心情。
(高向新供稿,霍敏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