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MPAM Student Activities

爱令这个中秋更圆满

Mid 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Hari Raya Haji: 哈芝节, 又称“宰牲节”,也称“古尔邦节”,它是回教徒最隆重的节日。而今年的哈芝节和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日期仅相隔三天。非常高兴我们在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日子里,能够参加由MPAM项目办跟陈来荣医生共同组织的爱心互动活动—— “月圆之夜-大爱无疆中秋联谊会”,与20多位来自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赴新加坡的客工一起共度佳节。


   Mid 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1

9月12日下午,我们提着各式佳节食品和活动道具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大学城与陈来荣医生和异国客工汇合。为了让只身来新从事重劳力工作的南亚客工也能过个温馨的节日,同学们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文化交流”——教异国友人写中国书
法;一组负责“饮食交流”——一起做火锅、烧烤;还有一组负责布置场地,增加活动的节日氛围。 同学们重拾起久违的书法,非常耐心、手把手地教客工写毛笔字,他们也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学,几个年轻的小伙子悟性非常高,短时间内就学会了使用毛笔书写,并且写的像模像样,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这样教与学的互动中南亚友人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同学们也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我们还特意为他们进行书法评奖,评选了一、二、三等奖。

Mid 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2

这边热闹非凡,那边的“主厨们”也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准备将近50人的晚餐,他们再进行了精细的分工:洗刷餐具的、生火烧烤的、备火锅料的……很快晚餐初具规模了,大家闻香而聚,最受欢迎的烧烤品很快被一扫而光,另一边的火锅成品也新鲜出炉了。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我们挂在树上的灯笼为这次联谊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中外朋友围坐在一起共享食物、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

Mid 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3

大家一起吃饭时,同学们再次和工人们进行深入的交谈和了解。这些来自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20岁出头的年轻人,当初来新加坡打工也带着理想,想要好好闯荡一番,赚钱改善家人生活,可是,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不幸受了严重工伤,其中好几位虽然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已逐渐恢复健康,但严重的后遗症使得他们不能再继续做繁重的体力活,这也意味着他们可能由此失去在新加坡的工作。虽然工伤的医疗费用由企业承担,但是在治疗恢复期间不能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同时为了获得应有的保险赔偿还需长达几个月的等待,不能离开。从他们的话语间,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现状的无奈,对未来的迷茫。

同学们都非常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尽力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暂时忘记身心的烦恼,感受共聚的欢乐。晚饭后,我们举行了徒手剥柚子比赛,并给刚才在书法活动中的参与者颁奖,品尝和分发月饼,直到活动结束。

Mid 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4

在等待回程大巴的时间里,陈来荣医生讲起了他组织这次活动的初衷。从第一次听陈来荣医生的讲座《偏远农村生活与城市经验教训》起,我们开始认识了这位当代的“白求恩式的好大夫”。 第二次是跟随他做了一次“关注不平等”的行走,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跟我们强调了“做任何事情,你不但要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更要关心处在你下游的群众的利益”。这次是第三次跟陈医生相处,更深入地认识了他内心广阔的胸怀,他就像一位爱的使者,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传播“信念、希望与博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直没间断过关注贫困、弱残人群的生存情况,他对我们说:“对于这些工人,政府能救治的只是他们身体上伤残,但心灵上的创伤是没法用物质和金钱去治愈的,这几个月的等待期,他们的无助和绝望是外人没法体会的,我们必须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信念、希望与爱”。因此,他所在的慈善机构经常组织类似的活动,让他们以小组形式互助生活,彼此鼓励,尝试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但又没做过的事情,树立信心。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明白今天他组织这个活动的良苦用心。

简简单单的一次中外朋友中秋联谊活动,我们和外劳们互相沟通彼此的文化,品尝各自的美食,再次认识了陈来荣医生的“大爱无疆”。这个中秋节和哈芝节,让我们也充分了解博爱、尊重、包容和共享的精神,通过我们积极的参与,令佳节更圆满、更难忘。

 MPAM 2016级辛明珠稿

* 若要转载此文,请联系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中国项目办

Mid 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5 

Singapore
Mon 12 September 2016
12:00 AM - 12: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