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中旬,来自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公共管理大家卡门教授,与陈抗教授联手给2014MPAM班的同学们上了生动、有趣、积极互动的四堂领导力课程。前两节是案例分享,主题分别为《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角色——印度眼科医院案例》和《管理策略——瑞典学生援助管理案例》;后两节是授课演讲,主题分别为《西方国家和中国的绩效衡量方式》和《引导改变:来自研究结果的运用指导》。
案例授课的形式新颖而生动,教授的职责主要在引导大家开放性讨论问题,并把彼此之前的回答串起来。
卡门教授通过带领大家细致分析印度阿拉文眼科医生文戈苏瓦米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阿拉文眼科医院的案例,来探讨领导者与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在课程的总结中,卡门告诉大家:要具有领导能力,同时也要关注管理的细节;要训练管理能力,但是也要像领导者那样坚持对愿景的展望;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如果能够具备,就会像文医生一样成为难得的光明使者。
在分析瑞典学生援助管理案例中,大家从提出观点、进行论述等等互动中分析和总结出两个问题——作为领导者的策略意味着什么?领导者应该如何运用策略?卡门提出了关于策略的两层含义,一是小组目标,二是一份包涵最重要事项的计划。他用一个三角型的模型来表示策略运用的重要环节:目标、外部授权环境、内部运作情况。在他看来,如果要让策略起到作用,首先需要有明确的价值观,明确的定位,这都是为了解决策略中的第一个问题——为目标而服务。
最后的两堂授课中,卡门教授首先对比了中西绩效管理工具。对于绩效,他提出三个管理的步骤——一是要设动机,二是要有关注点,三是要学习。卡门教授也对此做了总结,设立动机可以让工作更为努力;有了关注点可以做对的事情;学习可以巧干。很明显,他不仅关注绩效,更关注如何帮助政府官员来达成好的绩效。
卡门教授还与我们探讨了有关变革的话题,这都来自他在政府部门的实际管理经验。他指出,时常有某些人会抗拒改变,但总可以从中发现变革先锋,管理者必须学会逐步“释放”改变;再进一步说,让人们尝试新的行为,心态或会随着影响而改变,所以首先要改变的是行为,管理者必须快速行动,从最容易突破的人员开始,选择适当时机并施加外部压力使得人们先改变行为。
最后,卡门教授用一个行为引发集体行为的video结束了全部的课程。他说,“成功固然重要,但是,别忘了,改变能自我加强!领先的改变、不懈的努力能产生动力,激发改变的传播,可以产生社会影响。改变从小的开始,然后再做大的改变,那么后来人就容易接受,一只脚踏进门来,另一只脚就容易跟进来。因此,作为领导者大家可别感到烦闷哦!总有人陪伴着你,因此要关注群体中的改革先锋!”
(王薇 撰稿)